什么是心身医学科?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关注人“精气神”的科室。如大家较为熟知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身医学科医生的帮助。相较于其他科室,心身医学科更关注的是“精神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心理疾病也往往需要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帮助患者找回自我、重新回归社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四川省心身医学学科的学术交流,助推心身医学学科的发展,发展心身领域的新质生产力,6 月 28 日-6 月 30 日,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的“中国第八届心身医学学科建设专题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一次心身医学学术会议”在蓉圆满举办。
本次大会以《从技术到管理,全面提升学科实力》为主题,邀请了北京、山西、重庆等多省多名国内顶级心身医学学科专家,围绕心身医学临床研究最新成果进展,以及诊疗规范展开交流,吸引了近 200 多名学者共谋学科发展,共襄学术盛会。
汇集全国顶尖专家
搭建开放学术交流平台
6 月 29 日上午,大会拉开帷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周波教授担任本次开幕式的主持人,他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期待着大家在本次会议上能够碰撞更多的学术火花。
图丨周波教授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第八届会长、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骥教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辜玉刚教授、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部副主任曾筝教授分别为大会致辞。
图丨沈骥教授致辞
图丨辜玉刚教授致辞
图丨曾筝教授致辞
他们先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旨在推动心身医学学科医疗、科研及教学的快速发展,希望能以此大会为契机,与各位同道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心身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力量,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贡献心身医学的力量。
5 大专题,3 大论坛
握稳心身医学发展“方向盘”
在为期3天的学术盛会里,华山论剑,大咖云集。大会特邀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演讲,围绕心身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畅所欲言,牢牢握稳了心身医学发展的“方向盘”。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研究所时杰教授从《镇静催眠药物合理使用》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这类药物的重要性,为理解和推广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视角,实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又降低患者潜在的风险。随后北京协和医学院袁钟教授以《与文化相适应的心身医学》为题,深入探讨了心身医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重要性。他强调了文化对健康观念和治疗方法的影响,提出医疗实践必须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和特定性。
图丨时杰教授
图丨袁钟教授
除此之外,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Michael Maes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向东教授从《睡眠障碍在心身疾病中作用地位》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学术分享,赢得了在场同道的阵阵掌声。
图丨Michael Maes教授
图丨唐向东教授
本次大会共设立了 5 大专题,3 大论坛,超 200 名心身医学专家学者聚集于此,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精彩的专题讲座和互动讨论,让参会者全面了解心身医学科的诊断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传承心身医学精神谱系
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
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心身医学的理念其实早在 2500 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身医学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深扎根,历经千年而不衰。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心身医学的精神谱系,让心身医学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大会云集心身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前沿学术思考,并积极推动心身医学科的应用研究,探索心身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造福更多的患者,造福社会。
未来,四川省医学会也将继续把好学科发展的“方向盘”,握紧学术交流的“指挥棒”,激活省内医学的“一池水”。为四川省医学的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能,为西部乃至全国心身医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818号大合仓·星商界B区1栋3单元B805、B807
邮编:610043
• 党政办公室 028-86133365、028-86136746
• 学术活动部 028-86134409、028-87795265
• 组织建设和会员服务部 028-86134971
• 政府事务部 028-87488091、028-86133120
•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部 028-86137141
• 预算财务部 028-85158501
• 学术交流中心 028-85895155
• 运动促进健康中心 028-8736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