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关于举办第六届医务人员游泳邀请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30 | 浏览(132)次

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医学会、医师协会,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有关医务专业人员:

为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关于“要继续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着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的重要指示,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带头做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促进者、践行者,四川省医学会和四川省医师协会将联合举办第六届医务人员游泳邀请赛,现将比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和地点

本次比赛将于2025年9月21-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具体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二、参加人员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在职和退休具有医疗卫生执业资格证或技术职称证的医师(士)(包括中医师、公卫医师等)、药师(士)、各类医疗卫生技师(士)、护师(士)等符合医务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赛(见附件1),本赛事不接受非医务专业人员报名参赛。

三、竞赛项目

(一)个人项目

自由泳:50米、100米;

仰泳:50米、100米;

蛙泳:50米、100米;

蝶泳:50米、100米;

个人混合泳:200米。

(二)集体项目

男女自由泳接力:4×50米;

男女混合泳接力:4×50米;

(友好省市可以联合组队)

、竞赛日程

(一)921日(周)上午,第一场

1.男子、女子18-59岁50米自由泳

2.男子、女子18-59岁100米蛙泳

3.男子、女子18-59岁100米自由泳

4.男子、女子18-59岁50米仰泳

5.男子、女子18-59岁200米混合泳

6.总年龄150-199岁男女4×50米自由泳接力

7.总年龄100-149岁男女4×50米自由泳接力

8.总年龄200-249岁男女4×50米自由泳接力

(二)921日(周)下午,第二场

1.男子、女子18-59岁100米蝶泳

2.男子、女子18-59岁50米蛙泳

3.男子、女子18-59岁100米仰泳

4.男子、女子18-59岁50米蝶泳

6.总年龄150-199岁男女4×50米混合泳接力

7.总年龄100-149岁男女4×50米混合泳接力

8.总年龄200-249岁男女4×50米混合泳接力

(三)922日(周)上午,第三场

1.男子、女子60岁以上 50米自由泳

2.男子、女子60岁以上 100米蛙泳

3.男子、女子60岁以上 100米自由泳

4.男子、女子60岁以上 50米仰泳

5.男子、女子60岁以上 200米混合泳

6.总年龄250以上组男女4×50米自由泳接力

(四)922日(周)下午,第四场

1.男子、女子60岁以上 100米蝶泳

2.男子、女子60岁以上 50米蛙泳

3.男子、女子60岁以上 100米仰泳

4.男子、女子60岁以上 50米蝶泳

6.总年龄250以上组男女4×50米混合泳接力

、比赛分组及报名要求

(一)比赛分组

1.个人项目

参照国际惯例,本赛事按每 5 岁设置一个年龄组,共分 13 个年龄组竞赛

18-24 岁组(2001 1 月 1 日至 2007 12 月 31 日);

25-29 岁组(1996  1 月 1 日至 2000  12 月 31 日);

30-34 岁组(1991  1 月 1 日至 1995  12 月 31 日);

35-39 岁组(1986  1 月 1 日至 1990  12 月 31 日);

40-44 岁组(1981  1 月 1 日至 1985  12 月 31 日);

45-49 岁组(1976  1 月 1 日至 1980  12 月 31 日);

50-54 岁组(1971  1 月 1 日至 1975  12月 31 日);

55-59 岁组(1966  1 月 1 日至 1970  12 月 31 日);

60-64 岁组(1961  1 月 1 日至 1965  12 月 31 日);

65-69 岁组(1956  1 月 1 日至 1960  12 月 31 日);

70-74 岁组(1951  1 月 1 日至 1955  12 月 31 日);

75-79 岁组(1946  1 月 1 日至 1950  12 月 31 日);

80-84 岁组(1941  1 1  1945 年 12 月 31 日)

85-89 岁组(1936  1 1  1940 年 12 月 31 日)

90 岁以上组(1935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

2.接力项目

接力项目为男女混合项目,以两男两女参赛。4人项目以4名运动员年龄累计相加设置100-149岁组、150-199岁组、200-249岁组及250岁以上组四个组别

3.以上项目均设男子、女子组别。

(二)报名要求

1.参赛项数

每人限报3项个人比赛项目,接力项目不限定项数和运动员年龄。

2.报名成绩

报名成绩:本人在以往类似比赛中该项目所取得的最好成绩或近三个月自行测试时取得的最优成绩。为便于科学安排比赛组别和道次,请在报名时一定填写报名成绩。

(三)身体健康要求

游泳竞赛是一项负荷强度较大的运动,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游泳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报名。组委会要求参赛者必须签署《自愿参赛健康安全责任书》见附件3,并证明参赛者无以下疾患: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

4.冠状动脉病和严重心律不齐;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

6.患有不适合本项运动的其他疾病和其他不适合参加比赛之情况(如:孕妇、严重外伤患者、赛前过度饮酒者等)。

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它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由参赛者个人承担责任。

、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游泳协会审定的最新游泳规则。

(二)所有比赛项目只进行一次性决赛,按成绩排列名次,成绩相同名次并列,取消下一名次。

(三)比赛项目顺序原则上按照先女子后男子、先大年龄组后小年龄组和报名人数进行编排。

(四)个别组别报名人数较少,可合并其他组别同时比赛,分别计算成绩。

、录取名次及奖励

(一)各年龄组个人和接力比赛录取前六名,颁发组委会制作的竞赛证书,破(创)纪录者颁发破(创)记录证书,获得前三名者颁发奖牌及奖励。

(二)团体总分前六名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地方医学会、医师协会代表队由组委会颁发团体证书及奖励

团体总分计分办法

1.各年龄组个人项目名次得分、接力项目得分累计相加分别计取团体总分。

2.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得分相同,以第1名多者名次列前,再相同以第2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组织与报名

(一)比赛采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地方医学会、医师协会组织动员,号召本地区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报名参加本次赛事。

(二)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815日截止。

(三)报名方式:比赛采用数智赛事通网上报名方式,请各参赛队于815日之前扫描附件二维码见附件2,进行报名或电脑端登录https://pc.vswim.cn,搜索“第六届医务人员游泳邀请赛”进行报名。在使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郑老师:17695457989(小程序问题请联系管理员15854768050

运动员报名和参赛时,必须向组委会和检录裁判员出示本人身份证和有关医务人员执业资格证、技术职称证原件。凡冒名顶替和弄虚作假者,取消本人所有比赛成绩。

各代表队领队负责代表队的赛事联络、队伍组织和赛事申诉等工作,领队需要提前半天参加赛前技术会议。

九、赛事经费及特殊贡献优待

(一)竞赛服务费

参赛者每人交纳竞赛服务费125元(含个人意外险),请于815日前由各代表队领队通过数智赛事通报名小程序进行缴费。

(二)组委会为每一位参赛运动员代购个人意外保险。

(三)对祖国有特殊贡献的参赛者实行优待: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优待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的相关政策,经研究,本次赛事对获得过党中央、国务院或中央军委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等功臣及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全国优秀教师和世界、洲际或全国性体育赛事冠军或纪录打破者等其他国家级荣誉的参赛者减免赛事期间所有食宿费用(符合以上优待条件的参赛运动员在比赛报到时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大会期间提供紧急医疗救护和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所需费用自理。

(五)运动员遇特殊情况如生病、受伤等因素导致无法参与比赛,请提供二甲以上医院证明给组委会方可退费或资格延期保留比赛,如因不可抗因素导致比赛延期或停赛,运动员可直接申请退费或资格延期保留比赛,比赛报名截止后不接受退赛和退费申请(生病、受伤除外)。

十、本通知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附件:1.医务人员专业分类列表

2.报名小程序二维码

3.自愿参加比赛承诺书

 

学会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818号大合仓·星商界B区1栋3单元B805、B807

邮编:610043

电子邮箱: scsyxh@163.com
联系电话:

• 党政办公室 028-86133365、028-86136746

• 学术活动部 028-86134409、028-87795265

• 组织建设和会员服务部 028-86134971

• 政府事务部 028-87488091、028-86133120

•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部 028-86137141

• 预算财务部 028-85158501

• 学术交流中心 028-85895155

• 运动促进健康中心 028-87362882